试驾焕新极氪001: 既想要点驾驶乐趣, 又得兼顾家庭使用
这几天帮朋友选车,陪着跑了好几家新能源 4S 店,试了不少 25 万到 30 万区间的纯电车型。朋友的需求挺实在:既要能满足日常通勤,周末带家人出游也得够用,还能要有点驾驶乐趣。一圈试下来,最让我们印象深的是焕新极氪 001,尤其是它的 900V 高压架构带来的充电和续航表现,还有猎装造型带来的实用空间,确实和其他车型有点不一样。这几天借着深度试驾的机会,我把它的方方面面都体验了个遍,从日常代步到高速行驶,从空间用到智能交互,算是摸透了这款车的真实脾气。
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充电和续航吧,毕竟这是很多人选电动车的首要考量。焕新极氪 001 全系都是 900V 高压架构,这东西听起来挺技术的,实际用起来最直观的就是充电快。我试驾的是 103 度四驱 Ultra + 版,那天在高速服务区充电,刚好遇到电量剩 10% 左右,插上快充枪后看了眼时间,大概10分钟左右就充到了 80%。这速度是真挺方便,以前开其他电动车充电,总得在服务区多等半小时以上,这次买瓶水、去个洗手间的功夫就差不多了,确实解决了长途出行的充电麻烦。
续航表现也没让人失望。官方数据里,103 度后驱 Max 版的 CLTC 工况续航能到 810 公里,我开的四驱版是 730 公里,入门的 95 度磷酸铁锂电池版本也有 710 公里。这三天试驾我特意算了算实际能耗,城里堵车、高速巡航、山路爬坡都经历了,平均下来大概是 16.5kWh/100km。按这个能耗算,满电状态下日常上下班通勤,一周充一次电完全够用,就算周末开两百多公里去周边露营,来回也不用特意找充电桩,这点确实让人省心。后来才知道,这背后是 PTM 2.0 热管理系统在起作用,它能根据驾驶习惯和天气调节能量分配,难怪能耗控制得不错。
动力方面,这款车的表现属于 “藏不住的实力”。Ultra + 版是双电机四驱,总功率 680 千瓦,前电机 310 千瓦,后电机 370 千瓦。刚开始试驾的时候我还挺谨慎,毕竟之前没开过这么强动力的电动车。第一次试加速时,踩下电门的瞬间,后背立马传来一股明显的推背感,像有人在后面轻轻推了一把,看仪表盘显示,零百加速只用了 2.83 秒。不过日常开根本用不上这么强的动力,标准模式下加速就很平顺,踩多少有多少,不会有突兀的顿挫感。高速上试过一次提速超车,深踩电门后动力响应很快,超车过程干净利落,而且速度上来后车身也很稳,最高时速能到 280 公里 / 小时,虽然平时用不上,但能感觉到车辆的稳定性不错。
坐进车里,最先感受到的是空间的宽敞。这款车长度 4977mm,轴距 3005mm,我身高 182cm,坐进驾驶位后,头部还有一拳多的空余,调整好座椅后,腿部伸展也很舒服。后排空间更让人惊喜,膝盖到前排座椅的距离很宽裕,就算前排坐个高个子,后排乘客也不会觉得挤。中间的地板几乎是平的,要是后排坐三个人,中间的人不用岔开腿,这点对家庭出行太重要了。
储物能力更是猎装车型的拿手好戏。常规状态下后备箱容积 740 升,我试着放了两个 28 寸的行李箱,再塞几个背包完全没问题。周末模拟了一下露营场景,把后排座椅按 40:60 放倒后,容积直接扩展到 2144 升,帐篷、折叠桌椅、儿童推车一股脑全装进去了,甚至还留了点空间放食材和饮用水。车头还有个 31 升的前备厢,平时放充电线、洗车布这些小工具正好,不用跟大件行李挤在一起。值得一提的是,后备箱开口比较低,搬重物的时候不用抬太高,对家里有老人的用户很友好,侧壁还有挂钩,能挂些怕倒的东西,盖板下面还有隐藏储物格,零碎物品能收拾得很整齐。
车内的质感和舒适性也做得不错。座椅用的是 Nappa 真皮,摸上去很细腻,而且支撑性很好,不管是短途代步还是长途驾驶,都不会觉得累。座椅功能也很齐全,多向电动调节、加热、通风、按摩都有,冬天开车的时候打开加热,几分钟就能暖和起来;夏天开通风,后背和屁股就不会闷出汗,长途开三四个小时,打开按摩功能,能缓解不少疲劳。后排还有 “星空音乐厅” 的设计,车顶的氛围灯配合音响效果,晚上开车的时候还挺有氛围的,座舱里软质材料用得不少,和金属饰板搭配在一起,看起来很有质感。不过有个小细节,后排头部空间相对局促一些,身高 1.85 米以上的乘客坐进去可能会有点顶头。
智能座舱的体验算是中规中矩的好用。中控是 16 英寸的 3.5K OLED 大屏,显示很清晰,不管是白天阳光强的时候,还是晚上开夜车,都能看得很清楚。搭配的 13.02 英寸悬浮仪表,车速、续航这些关键信息都显示得很明白,层次分明。车机系统是 ZEEKR OS,用起来挺流畅的,滑动屏幕、点选功能都没有卡顿的感觉。我问了下才知道,全系都标配了高通骁龙 8295 芯片,5nm 工艺的 8 核 CPU,算力确实够用,就算同时开着导航、放着音乐,再用 AR-HUD 投射路线,系统也不会卡。
语音控制是我用得最多的功能,喊一声 “嗨,EVA” 就能唤醒,响应速度很快,延迟不到 0.8 秒,而且四个座位都能唤醒,后排乘客也能直接控制。有意思的是它能理解复杂指令,比如后排有人说 “有点冷”,系统会先开座椅加热,而不是直接调高温控,语义识别准确率能到 98%,不用像以前那样跟车机 “掰扯” 半天。后排还有个独立触控屏,家里小孩坐后面的时候,老人能直接调氛围灯或者儿童锁,不用麻烦司机动手,这点考虑得挺周到。39.3 英寸的 AR-HUD 也很实用,导航路线、车速这些信息直接投在前风挡上,开车的时候不用低头看仪表,能专心不少。
再说说开起来的感受,也就是底盘和悬挂的表现。这款车全系都标配了 CCD 电磁减振系统,我试驾的版本还带了空气悬架,是闭式双腔的结构,行程能到 85 毫米。平时在城里开,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的时候,车身颠簸很小,悬挂能把大部分震动都过滤掉,坐在车里不会觉得颠得慌。后来查了下,这是因为有智能魔毯功能,车头的摄像头能提前识别路面情况,然后调整悬架的阻尼系数,等车开过去的时候,悬架已经调整到最合适的状态了。
操控性也超出了我的预期。车身重量分布是 50:50,这种比例在过弯道的时候特别明显,车身很稳,不会有侧倾太严重的感觉。方向盘手感很扎实,中间位置的反馈很清晰,没有虚位,打多少方向车轮就转多少,开起来很有信心。尤其是在山路试驾的时候,能明显感觉到后轮的驱动力,过弯的时候很灵活,有点开性能车的乐趣。而且它有好几种驾驶模式,平时城里开用标准模式,很平顺;周末想找点乐趣就切运动模式,动力响应更积极;遇到雨雪天气,换成雪地模式,行驶稳定性也能提升不少。
外观设计上,焕新极氪 001 还是保留了经典的猎装造型,这也是很多人喜欢它的原因。前脸比老款做了微调,前保险杠下面的格栅从纵向换成了横向,两侧通风口加了横向导流片,看着车头更宽了,运动感也强了些。大灯轮廓没变,但内部细节更精致了,白天的日间行车灯线条很锐利,晚上点亮后照明范围很广,走夜路的时候看得很清楚。
侧面是这款车最有辨识度的地方,从车顶一直延伸到车尾的线条很优雅,搭配车门下方的内凹腰线,跑起来的时候光影效果很好看。我试驾的 Ultra + 版配的是 21 英寸多辐条轮毂,黑银色搭配很有质感,而且用的是静音胎,跑高速的时候胎噪确实小了不少。车窗边框是亮银色饰条,B 柱和 C 柱做了熏黑处理,悬浮式车顶虽然现在很多车都在用,但放在这款车上依然很好看。
车尾的设计和车头呼应,老款后杠两侧的三角形红色反光片换成了仿通风口的装饰,看起来更简洁。贯穿式尾灯在晚上特别显眼,刹车灯亮度很足,后面的车能清楚看到你的位置,安全性不错。如果选 FR 版本,还有碳纤维尾翼和后视镜外壳,高速开的时候能提供下压力,看起来也更有性能感。整体来说,外观属于那种不张扬但很有味道的类型,不管是年轻人开还是家庭用户用,都挺合适的。
安全方面做得也比较到位。车身是高强度笼式结构,关键部位用了热成型钢,看着就很结实。电池组有七重防护,听说经过了挤压、穿刺、火烧这些严苛测试,日常使用不用太担心安全问题。被动安全配置很齐全,前排双安全气囊、侧气囊、侧气帘都有,主动安全功能也不少,主动刹车、车道偏离预警这些都能在日常驾驶中提供帮助,相当于多了一层保障。
不过这款车也不是没有可以提升的地方。车身重量确实不算轻,虽然对驾驶稳定性有帮助,但要是能再优化一下,能耗可能还能更低。另外问了下销售,热门版本的交付周期可能会有点长,需要等一段时间。但总的来说,这些小问题不影响它的整体表现。
这三天的试驾下来,焕新极氪 001 给我的感觉是一款很 “均衡” 的车。它有 2.83 秒破百的动力,却不会让人觉得难以驾驭;有 810 公里的长续航和 7分钟快充,解决了电动车的续航和充电焦虑;有宽敞的空间和实用的储物设计,能满足家庭出行的需求;还有流畅的智能座舱和舒适的内饰,日常开着很省心。它没有刻意突出某一方面的性能,而是在动力、空间、智能、安全这些用户关心的点上都做到了不错的水准。
如果你也在看 25 万到 30 万的高端纯电车型,既想要点驾驶乐趣,又得兼顾家庭使用,那可以去试试焕新极氪 001。它可能不会像有些车型那样在某一方面特别拔尖,但那种全方位的实用和顺手,只有亲自开上几天才能体会到。毕竟选车说到底还是看自己的需求,像这种能在多种场景下都表现不错的车型,确实值得多花点时间去了解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