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医生排序不能被任何商业化影响”, 蚂蚁AQ成为AI应用增速第一
(文/陈济深编辑/张广凯)
10月28日,QuestMobile发布《2025年三季度AI应用行业报告》,豆包、DeepSeek、元宝、AQ等多款应用入围中国AI原生应用Top10,其中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排名在一个月内上升3位,位列榜单第7,成为Top10中唯一的健康类应用,用户规模也超过了通义、文小言等通用AI产品。而AQ冲至中国第7,距其发布独立App仅仅3个多月。
报告显示,在行业前10个AI应用中,AQ以第三季度83.4%的复合增长率位居行业第一,远超行业13.5%的平均增速,成为2025年AI应用市场增长最快的一匹黑马。
今年9月,蚂蚁集团CEO韩歆毅在外滩大会上发表观点称,医疗健康的特殊性决定了专业AI的不可替代性,并表示在AGI时代蚂蚁将聚焦AI应用,让智能技术惠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。
韩歆毅对此解释道:“中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,AQ的用户数据显示约60%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和乡镇。AQ的目标是利用AI延伸医生的服务能力,让优质医疗资源普惠化。”
公开信息显示,近年来,蚂蚁在医疗健康领域加速布局,动作频频。今年1月,蚂蚁集团正式完成对好大夫在线的收购,双方将共同推进“AI+医疗”的创新;3月,发布蚂蚁医疗大模型全栈解决方案,并面向好大夫超30万注册医生,推出AI医生助手系列工具;6月,将AI医疗健康提升至集团战略层面,升级为主要业务板块之一。
此外,蚂蚁集团也在加速推进好大夫与健康业务的深度整合。好大夫于近期正式入驻支付宝医疗健康频道,并联合AQ推出了“AI找医生”等新服务。
用户进入支付宝App医疗健康频道,点击“AI找医生”并输入问题,AQ就会根据用户需求智能推荐好大夫平台上的医生,选择某位医生后还能快速问诊或挂号。这意味着,AQ与好大夫实现了AI技术与专业医疗资源的深度联动,让用户可一站式完成智能分诊、专家匹配、问诊挂号,真正打通了“AI找医生、精准连服务”的场景闭环。
AQ的技术引擎是“蚂蚁医疗大模型”。据介绍,该模型学习了超万亿tokens的专业医疗语料,在HealthBench与MedBench等国内外权威评测中表现领先。
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毛洪京曾对观察者网提到,他的“AI分身”一天最多能服务超11万人次,远超他过去的接诊量,极大地放大了专家的服务能力。
10月27日,蚂蚁集团AI健康应用AQ发起重阳节倡议《别让慢性病抢走我们的父母》,呼吁全社会将敬老爱老延伸至老年慢病管理这一健康问题,并推出AI拍血压血糖、家人健康风险预警、慢病用药定时提醒等5项产品新功能,帮助子女将说不出口的担心,变成真切的关心。
AQ数据显示,目前已有23%的老年慢病咨询由子女代问,超7成涉及高血压、糖尿病、癌症等慢病的长期管理。但对于身处异地的子女来说,代管父母健康还面临诸多现实困难,如老人往往“报喜不报忧”,而子女不在身边,也无法及时获悉父母真实的健康情况。
为帮助解决这些问题,围绕老年慢病健康管理,AQ推出了多项功能:拍一拍血压计、血糖仪即可智能解读数据,像医生能追问,并支持健康数据异常的即时预警;与鱼跃联合推出AI血压计,可自动同步数据并生成健康周报,便于血压长期管控;推出慢病用药提醒功能,父母和子女都会定时收到通知,减少忘吃漏吃,避免病情反复;支持健康档案共享给家人,父母的病历和体检报告,子女随时能看、能管、能提醒……通过技术让子女即使身处异地,也能为父母的健康筑起“防护网”,让重阳节的关怀不止于节日,更融入日常慢病管理的每一个细节。
在健康助手赛道,AQ的爆火也印证了市场的需求,包括字节跳动旗下的AI健康应用小荷AI医生也在同期上线,而平安好医生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中重点提及其AI战略,推出了“7+N+1”医疗AI产品体系。
不过对于AQ潜在的商业化计划,蚂蚁集团副总裁、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总经理张俊杰曾对观察者网表示,“(蚂蚁)已经明确很长一段时间要从用户价值出发”。
他强调,蚂蚁不是为了AI而AI,医疗大模型的核心是重构健康服务。医疗场景下蚂蚁不会通过技术去干预客观结果,例如在医生推荐等环节,排序“不能被任何商业化影响”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