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ora 2 真的很好, 但用户真的不需要另一个 AI 抖音
Sora2不仅在长视频生成和物理一致性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,还带来了SoraSocialApp,一个AI视频创作与分享的平台。这让许多人开始将其与抖音相提并论,甚至认为它可能成为新时代的“抖音”。然而,这篇文章将带你深入探讨,Sora2真的能成为另一个抖音吗?
就在刚刚,OpenAI发布了Sora2,全新的音视频生成模型。相比上一代版本,提升了长视频生成和物理一致性等多方面能力。同时,更值得关注的是,OpenAI还推出了SoraSocialApp,AI视频创作与分享的平台,因此不少人以及不少媒体会把Sora2想象成新时代的“抖音”,一个由AIGC填满的新型feed流内容社交平台。
但问题在于,用户真的不需要第二个抖音。
在内容生态里有两个基本角色:工具,解决「怎么生产」的问题;平台,解决「怎么分发」的问题。此前张一鸣通过推荐算法,让“人找信息”变成了“信息找人”,因此造就了今日头条,后续抖音的成功也并不在于内容本身的优质,毕竟在抖音之前做内容平台的太多了,而还在于抖音用推荐算法把短视频更好的分发给了用户。
因此无论是今日头条还是抖音,其能成为超级App本质不在于「内容生产」这一环节,而在于「内容分发」。但是今天GenAI能力虽然肉眼可见的在逐渐提升,可预见的能够带来内容供给侧的大爆发,但并不涉及到「内容分发」环节。
OpenAI关于「内容分发」的部分,只提到了“Sora的推荐算法会结合LLM,允许用户通过自然语言进行指导,让AI来控制自己想看的内容”。这只是一种“政治正确”的说辞,本质还是那套推荐算法。这就像用户也可以在抖音设置中对帅哥美女的内容调整推送比重,点击不感兴趣。但,Whatever?
从用户的视角出发来看,为什么要离开抖音,去一个全新的全是AI生成内容的平台去刷?在AI生成内容的质量还没达到用户基本审美之前的那一天,抖音上的内容也已经完全能满足99%用户的内容消费需求,已经能Cover掉他一天内99%的注意力了。
此外,换个角度,让我们从社交来看GenAIFeed产品这件事情,也很难做成。
用户为什么会Follow别的创作者?别的网红?要么是喜欢他这个人本身,外貌、思想等等;要么是他做的内容刚好符合自己的品味,段子很有创意,片子质量很高…而自己基本上是无法想到、无法生产出来这样的内容的。
那么,如果GenAI本身能力足够强大,用户将丧失Follow的动机,因为创作的门槛被足够降低了,“他做的这个我也能做,我为什么还要关注他?”这种感受可以类比成,“你刷到一个没有你专业的甚至是外行,在科普你所在领域的专业知识,在卖课割韭菜,你大概率会马上划走,甚至在心里骂两句”。我想看什么内容,AI也知道我的偏好,直接让AI给我一直生成不就行了,全都刷AIGC的就行了,不需要任何其他创作者来参与。
在这一点上,所谓的“通过VibeCoding让人人都变成开发者,开发者都能通过AICoding赚钱”也不成立。因为如果AI写代码能力足够强大了,用户为什么还要来买你的产品服务,有什么需求自己用AICoding一个不就行了?
但好在以上两点都不会发生,因为现在无论是AI生成视频还是AI生成代码,能力都还差点意思。那么,当GenAI能力没那么强大时,那对创作者的要求会更高,创作者为了内容质量能让人买单,就会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创作,因此肯定会希望分发到流量很大的平台上,那么抖音就是最好的选择。我拿你Sora生成的视频发到抖音上去。从这一个点上,GenAIFeed产品也跑不通。
很多人其实没搞明白Sora2的核心,其实不是模型更强,不是AI生成内容,不是Feed流,不是社交本身,而是底层模型能力提升带来的全新「创意社交」玩法。
除了AI生成和轻量剪辑之外,Sora2提供了一个核心玩法:Cameo(客串),用户可以在App端下载Sora,上传一段视频创建自己的形象,然后就可以跟其他朋友一起合拍一段创意视频,这就是最前面yusen和indigo在玩的。以及这也是为什么OpenAI在介绍SoraApp时会说是SocialApp(社交应用)。
但是,这些玩法的创新本质上还是模型能力升级后,带来的生产内容的工具层面的进化,跟内容分发逻辑和用户消费习惯的关系几乎为零。之前很多次多模态内容的爆火,诸如科目三跳舞,AI写真,人物生成手办等等,最终大家都是在抖音等平台上分发和消费,相应的工具生产能力也会快速被各家复制。因此凭借这样一个创意玩法就吸引大量抖音用户来到Sora上并长期留存是不现实的,哪怕它是顶流的OpenAI做的。
除非Sora2能继续不断推出更有意思的创意玩法,并且这种技术能力断崖式领先国内外任何其他厂商,但目前实际测试来看,无论是生成速度还是最终效果,都远没有达到那个高度,所以成为新时代的抖音这件事情,几乎不可能。
OpenAI做这件事情早有眉目,今年四月我就分享给国内的「狸谱」团队,我说这不就做的跟你们类似的嘛。
事实上现在来看,SoraApp在「创意社交」这块甚至还不如「狸谱」,狸谱也是全新的内容社区,也是做了非常多有趣的二次元风格的抽象的多模态玩法,然后年轻人基于AIGC内容做社交,许多玩法也是在小红书上爆火
很久之前即梦第一波发力的时候,也听朋友说“张楠想要靠AI把即梦做成更有想象力的抖音”,此外也有许多类似的创业者在做AI的内容平台,但大家要么折戟了直接停运,要么一波流之后换了方向。
有人可能会说,他们没做起来是因为他们不是OpenAI,他们没有Sora模型这么强,不是这件事情成不了,是其他团队太菜。我也希望这是真的,因为我爱AI,我爱内容社交方向,我想见证创新,但截至目前我的认知判断告诉我这很难行得通。
此外,相当一部分人认为OpenAI只能做好模型的事,甚至经常还被吐槽模型的领先地位也在瓦解,然后“做不好应用”这个事情就被吐槽的更多了。可能OpenAI也意识到了这一点,所以无论是Pulse还是现在的Sora,还是之前更新的一些产品功能,都不是OpenAI首创做的,有非常多优秀的创业公司已经在做这些方向了…
还会有人说,AI生成的内容未来会吞噬抖音等平台,AI内容的涌入会带来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各种AI安全的治理难题,从零做一个纯AI的内容平台就不会有这些问题。逻辑上听起来很正确,但事实上无论是平台还是用户,真正在意的不是AI内容而是劣质内容。只不过近两年由于模型基础能力不足导致让大家认为“AI生成=劣质内容”,随着未来AI能力的提升,AI生成的内容会越来越优质,直到人类无法分辨,以及并不在乎是不是AI做的。
因此,Allinall,无论是Sora2还是别的模型别的创意玩法,都只是在“工具”层面的创新,而不涉及“内容分发”层面。这种创新只有在满足“交互玩法足够颠覆足够吸引各种用户”,以及“技术能力断崖式领先其他各家”,才有可能巅峰并诞生出所谓的全新抖音,不然只会沦为当下超级内容社交App的工具,Sora2很可能也只不过是另一种“剪映”,甚至只是“剪映”的一个小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