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搜词: 2025 2026

华为22.1%排第二! 小米12.88%居第三! 苹果销量第一! 赚钱第一!

2025年第三季度,中国平板电脑线上市场迎来强势复苏。奥维睿沃数据显示,销量达307.7万台,同比增长22%;销额82.5亿元,同比增长18%。

其中苹果不仅卖得最多,更赚得最狠;华为在大屏与生产力赛道全面领跑;小米高端化战略初见成效。这场看似平静的排名背后,实则是生态、定位与用户需求的深层博弈。

苹果:销量销额双冠王,但增长靠“挤牙膏+打折”

苹果以32.24%销量份额和47.44%销额份额稳居双榜第一

苹果再次证明,在高端平板市场,它仍是唯一的王者。iPad 11凭借补贴后不足2000元的“真香价”,成为学生党和家庭用户的首选入门款;Air与Mini系列则通过返校季促销和“国补”政策刺激,拉动中高端需求集中释放。

更关键的是,苹果的均价超过2500元,品牌溢价和iOS生态护城河依然坚不可摧。用户买iPad,不只是买一块屏幕,更是为了与iPhone无缝接力、用Apple Pencil做笔记、接上妙控键盘当轻办公本。这种跨设备协同体验,至今仍是行业天花板。

但问题也愈发明显:创新乏力、定价过高、增长疲软。除了返校季短暂冲量外,整体增速已明显放缓。当国产阵营在AI办公、多任务处理、跨设备流转上快速追赶时,苹果的“挤牙膏式”更新正在消耗用户耐心。更严峻的是,随着鸿蒙、澎湃OS等系统的成熟,iOS的生态优势正被逐步稀释。

华为:22.1%稳居第二,12英寸以上市场全面领跑

华为以22.01%销量份额和18.51%销额份额位居第二

华为以22.01%的销量份额位居第二,虽未登顶,却在多个核心赛道实现绝对领先——尤其是在12英寸及以上大屏市场,占有率高居第一,远超苹果与小米。

这背后是清晰而坚定的战略布局:

多价位覆盖:从旗舰MatePad Pro到千元级SE系列,满足从商务精英到学生的全场景需求;

主力机型精准卡位:MatePad Air 12、MatePad 11.5S在主流价位段持续热销,兼顾性能与性价比;

鸿蒙生态深度赋能:多设备协同、PC级WPS办公、AI语音转写、远程会议投屏等功能,真正将平板打造成“移动生产力中枢”。

更关键的是,柔光屏技术的普及,让华为平板在教育、绘画、长时间阅读等场景中脱颖而出。家长愿意为孩子的护眼需求买单,创作者依赖其低延迟手写体验。华为不仅卖平板,更卖“健康+效率”的解决方案。

在商用市场,华为也加速扩张,政企采购订单持续增长。当苹果还在主打娱乐消费时,华为已把平板送进了会议室、教室和设计工作室,完成了从“消费工具”到“生产力装备”的跃迁。

小米:12.88%稳守第三,高端化破局进行时

小米以12.88%的销量份额和10.41%的销额份额位居第三

小米以12.88%的销量份额排名第三,虽与前两名有差距,但增长动能不容小觑,尤其在高端市场的突破值得期待。

其策略清晰且务实:

小米与Redmi双线并行:Redmi K Pad填补小屏市场空白,清仓旧款加速渠道周转;

高端化突破初现:小米平板7 Ultra搭载自研玄戒O1芯片,性能对标旗舰,冲击4K-6K价位段,打破“小米只做中低端”的刻板印象;

生态联动成新引擎:与小米汽车SU7、YU7实现车机互联,用户可在车内查看平板导航、同步行程、调取文件,打造“移动办公+智慧出行”闭环。

尽管目前销额占比仅10.41%,但在高端市场的尝试已迈出关键一步。只要澎湃OS的跨设备协同体验持续优化,小米平板有望复制手机端的逆袭路径。

未来趋势:谁掌握生产力,谁就掌握未来

洛图科技预测,2025年中国平板市场仍将保持增长态势,尤其是AI功能的引入,将进一步提升产品价值。未来的竞争,不再是“谁更便宜”,而是“谁能真正替代笔记本”。

苹果需尽快推出颠覆性创新,否则高价策略终将失灵;华为将继续深耕鸿蒙生态,在商用和教育领域扩大优势;小米则需加快高端产品迭代,用技术和体验打破“性价比”标签。

侃哥叨叨

苹果赢在利润,华为胜在生态,小米稳在节奏。

这场平板大战,本质是生产力入口的争夺战。当华为用鸿蒙重新定义办公,小米用生态打通出行,苹果若再沉溺于品牌光环,终将被时代甩下。真正的赢家,永远属于那些敢于革自己命的人。